【阜陽心理咨詢中心】
憤怒,作為一種常見的情緒,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情緒反應。但是如果當憤怒的程度、頻率超出了正常的范圍,或者憤怒使我們做出了一些傷人傷己行為,影響了日常工作、生活、社交,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關(guān)注了。
今天我們換個角度,談談思維是如何影響憤怒的,以及除了STOP技巧以外其他應對憤怒的方法。
憤怒的組成部分
憤怒包含了情緒體驗、生理反應、行為、思維這幾個部分。
憤怒背后的思維
根據(jù)埃利斯情緒的ABC 理論,事件A(activating event)和行為C(consequence)是引發(fā)情緒的間接原因,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B(belief)是對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產(chǎn)生的信念,通常我們習慣稱之為思維或者想法。
那么,憤怒的情緒和什么樣的思維有關(guān)呢?通常有以下幾種:
1.當個體感覺到被威脅、被毀滅、被傷害。
2.當個體認為重要的規(guī)則被破壞。
3.當個體覺得沒有得到公正的對待時。
4.當個體想要達成的目標受阻時,等等。
如果可以的話,我們可以試著想象下如果出現(xiàn)以上幾種思維的時候,是否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憤怒情緒呢?
影響憤怒思維的因素
1.這通常與我們過去的經(jīng)歷有關(guān)
比如,假設(shè)一個人過去常常處于被批評、侮辱、虐待的境遇,就會對可能發(fā)生的攻擊充滿警惕,容易將當前的事情解讀為對自己的抨擊,變得很容易憤怒。
2.與我們內(nèi)心的信念和規(guī)則有關(guān)
不同的人對于公平、規(guī)則、合理與否有著不同的標準。比如,你是一個很在意事情合理性的個人,當你走在路上突然被另一個人撞到,你是否感到憤怒取決于你對這件事情合理性的看法。
3.與我們對他人的期待有關(guān)
當我們對他人期待越高,也越容易發(fā)生期望落空,覺得失望、受傷、憤怒。我們對于比較親密的關(guān)系,如朋友、家人、愛人,往往有更高的期待,認為他們應該是體貼細心和支持的。這樣的期待,有時候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。
4.與我們所重視的程度有關(guān)
自己越在意的事物,就越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緒反應。舉個例子,如果我很在意金錢,當有人試圖傷害我金錢利益的時候,我自然會表現(xiàn)出比平時更大的憤怒情緒。
處理憤怒的策略:
在使用STOP的技巧上,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式,更好的從思維層面進行加工,幫助自己管理憤怒情緒。
如何檢驗憤怒思維呢?
憤怒的時候,我們傾向于從消極的方向解釋別人的意圖,這些解釋可能是曲解。這種時候,可以試著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:
1. 我認為別人到底是什么意圖?
2. 對于別人的行為,我還能想出什么別的解釋?
3. 我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,實際上是因為一些沒那么糟糕的原因?
4. 我是否給別人貼了標簽,覺得別人就是“惡意的”“自私的”?
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當下的情境,從比較友好的角度解讀別人的意圖。
原諒他人
我們會對傷害我們的人感到憤怒,這種憤怒也會影響我們的精神狀態(tài)。當他人向我們表達懊悔和歉意時,原諒會比較容易一些。但如果他人毫無歉意,原諒他們就會更加困難。
原諒不代表忽略自己所受的傷害,不代表認同他人的行為,而是嘗試讓自己從憤怒中解脫出來。
可以寫給自己這樣一封“原諒信”:
1.這是他的所作所為。
2.他的所作所為給我生活造成的影響。
3.在我的想象中,如果我原諒了他,我的生活會在這些方面變好。
4.我猜測,他這樣做的原因。
5.如果我傷害了別人,我希望別人這樣看待我。
6.我打算以這樣的方式原諒他的所作所為。
7.我擁有這些資源和特質(zhì),讓我得以繼續(xù)前行。
總結(jié):憤怒情緒是身體的一種本能反應,最初是為了保護我們免受傷害,免于不公平的對待,因此適當?shù)谋磉_憤怒是有幫助的。
我們討論的控制憤怒的方法更多的是用來應對憤怒過度的情況,但如果你遇到的情況是受到傷害、遇到不公平時表現(xiàn)得順從或抑郁,也許首先需要做的是學會表達憤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