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臺收到過一條特別讓人心疼的留言:“老師,我掏心掏肺對老公好,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做早餐,他加班我等他到半夜,家里大小事從不讓他操心,可他為什么反而越來越敷衍?連我生日都忘了,還說我‘反正也不缺這點儀式感’。”
其實不止這位讀者,很多妻子都有過類似的困惑:自己把 “對他好” 當成婚姻的必修課,包攬家務、照顧情緒、犧牲需求,可換來的不是對等的珍惜,而是老公的習以為常、甚至理所當然。
直到接觸了太多婚姻案例我才發(fā)現(xiàn):“對老公好” 本身沒有錯,但錯在 “好” 的方式 —— 有些 “好”,會悄悄把對方的珍惜感 “養(yǎng)廢”。真正的問題,藏在這 3 個被忽略的根源里。
根源一:你的 “好”,沒有 “邊界感”,成了他的 “理所當然”
曉燕結婚 4 年,是大家眼里的 “完美妻子”。老公的襯衫永遠熨得平整,公文包每天會提前裝好他要帶的文件,連他愛吃的堅果都會剝好裝在保鮮盒里。
一開始老公還會說 “辛苦你了”,可慢慢的,他開始把這些當成常態(tài):襯衫沒熨平會皺眉,堅果少裝了會抱怨,甚至有次曉燕感冒發(fā)燒沒做飯,他回家看到冷鍋冷灶,第一句話是 “你今天怎么沒做飯?我餓死了”。
最讓曉燕寒心的是去年冬天,她凌晨兩點起來給發(fā)燒的孩子物理降溫,讓老公幫忙倒杯溫水,老公卻翻個身說 “你順手倒一下唄,我太困了”。那一刻曉燕突然醒悟:她的 “無邊界付出”,讓老公忘了 “這些不是她的義務”。
有次我問曉燕:“你有沒有讓他幫你做過什么事?” 她想了半天說:“好像沒有,我總覺得他上班累,家里事我多做點沒關系。”
可婚姻里的 “好”,從來不是單方面的 “全包”。當你把所有事都扛在自己肩上,把 “他的需求” 放在 “自己的需求” 前面,甚至連 “讓他幫忙” 都覺得是 “麻煩他”,久而久之,他就會忘了:你也是需要被照顧、被心疼的人。你的 “無邊界”,會讓他覺得 “你不需要被珍惜”。
?
?【阜陽安然心理咨詢中心】
根源二:你的 “好”,用 “犧牲感” 包裝,成了他的 “心理負擔”
“我為了你放棄了晉升機會,你怎么還不珍惜我?” 這是林薇常跟老公說的話。
結婚前林薇是公司的業(yè)務骨干,領導曾提出讓她去一線城市總部任職,薪資翻倍??衫瞎f “我不想異地,你留下吧,我會好好對你”,林薇猶豫再三,最終放棄了機會。
從那以后,她的 “好” 里多了一層 “犧牲感”:給老公買衣服時會說 “我都沒給自己買這么貴的,就給你買了”;陪老公應酬時會說 “我本來想陪孩子的,還是陪你來了”;甚至做家務時都會提 “要不是為了這個家,我現(xiàn)在說不定都當主管了”。
一開始老公會愧疚,會主動分擔家務,可時間久了,他開始回避林薇 —— 下班寧愿在車里待半小時再上樓,周末寧愿加班也不想在家。有次兩人吵架,老公終于忍不住說:“你能不能別總提‘為了我’?你的犧牲讓我覺得喘不過氣,好像我欠了你一輩子。”
林薇很委屈:“我明明是為了他好,他怎么不理解?” 可她沒意識到:“帶著犧牲感的好”,本質上是 “用付出換回報”。當你的 “好” 里藏著 “你必須珍惜我” 的期待,甚至用 “我的犧牲” 來綁架對方的情緒,對方感受到的不是 “被愛”,而是 “被施壓”。
就像手里的沙子,你握得越緊,流失得越快。“犧牲感” 會讓你的 “好” 變了味,讓他從 “愧疚” 變成 “逃避”,最后連 “珍惜” 都變成了 “負擔”。
?
?【阜陽心理咨詢中心】
根源三:你的 “好”,忘了 “愛自己”,讓他看不到你的 “價值”
“我把最好的都給了他,卻忘了給自己留一點。” 這是娟子離婚后說的第一句話。
娟子結婚 6 年,從來不舍得給自己買超過 200 塊的衣服,卻會毫不猶豫給老公買幾千塊的手表;給自己買護膚品只敢買平價的,卻會給老公買進口的保健品;甚至每次家里做了好吃的,她都會把最好的部分留給老公和孩子,自己吃剩下的。
可老公呢?他會跟朋友吐槽 “我老婆不愛打扮,帶出去沒面子”,會在娟子跟他說 “我想買件新衣服” 時說 “你現(xiàn)在這樣挺好的,別亂花錢”,甚至在娟子生病時,他第一反應是 “你別傳染給孩子”,而不是 “你難受不難受”。
娟子曾跟我說:“我以為我對他好,他就會珍惜我??珊髞砦野l(fā)現(xiàn),他珍惜的,是‘我對他的好’,不是‘我這個人’。”
其實婚姻里的 “珍惜感”,從來不是靠 “委屈自己” 換來的。當你把所有的 “好” 都給了對方,卻對自己敷衍了事,會讓他悄悄覺得:“你都不珍惜自己,我為什么要珍惜你?”
就像一朵花,如果你自己都懶得澆水施肥,怎么指望別人會把你當寶貝?你的 “自我忽略”,會讓他看不到你的 “價值”—— 他會忘了你也曾是那個愛漂亮、有脾氣、需要被疼愛的女孩,只記得你是 “為他付出的妻子”。
?
?【阜陽心理咨詢中心】
真正的 “好”,從來不是 “討好”,而是 “互相珍惜”
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:“那我到底該怎么對老公好?”
其實答案很簡單:“對他好” 的同時,別忘了 “對自己好”;“付出” 的同時,別忘了 “留邊界”;“愛他” 的同時,別忘了 “愛自己”。
你可以為他做早餐,但也可以讓他偶爾為你煮一次粥;你可以照顧他的情緒,但也可以跟他說 “我今天不開心,需要你安慰我”;你可以為家庭付出,但也可以留時間給自己,去做喜歡的事、買喜歡的東西。
婚姻里最好的狀態(tài),不是 “你對我好,我就對你好” 的交換,而是 “我愿意對你好,你也愿意珍惜我的好” 的雙向奔赴。
別再用 “無邊界的付出”“帶犧牲感的討好”“忽略自己的委屈” 去換對方的珍惜 —— 你值得被珍惜,不是因為你 “對他有多好”,而是因為 “你本身就值得”。
從今天起,試著把 “對他的好” 分一點給自己:給自己買件喜歡的衣服,讓他幫你做件小事,偶爾把 “他的需求” 放一放,先照顧自己的情緒。
你會發(fā)現(xiàn):當你開始 “有邊界地好”“不討好地愛”“珍惜自己” 時,他反而會慢慢想起你的好,把你當成寶貝一樣珍惜。
畢竟,好的婚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,而是兩個人的同心協(xié)力 —— 你懂我的辛苦,我惜你的付出,這樣的 “好”,才值得被珍藏一輩子。